免费注册 | 用户登录 | 设为首页
站内搜索:
联系方式:QQ:613116699           邮箱:613116699@qq.com
领导讲话
赵大程同志在新时代司法行政刑事执行研讨扩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20-8-12  发布人:匿名  访问人数:978   收藏(0)

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切实做好新时代司法行政刑事执行和预防犯罪理论研究工作

       在全党全国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举办“新时代司法行政刑事执行研讨会”,聚焦刑事执行和预防犯罪理论研究,交流刑事执行和预防犯罪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对于司法行政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行政刑事执行制度和预防犯罪制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决定,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全面部署了推进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举措,是新时代党带领人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首要的政治任务就是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全会重大战略部署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举措和实际行动。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新时代司法行政刑事执行和预防犯罪理论研究工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既要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又要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国的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刑事执行作为司法部“一个统筹、四大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承担着重要职责使命。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守正创新,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努力为建设体系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发挥积极作用。

    近年来。司法行政刑事执行和预防犯罪工作认真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部党组和部领导班子的工作部署,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取得了新成效。理论研究工作对于改革完善司法行政制度、推动刑事执行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公平正义中具有重要的智力支持作用。在围绕司法行政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完善方面,开展了“完善刑罚执行制度、统一刑罚执行体制”“统一强制隔离戒毒体制改革”“社区矫正立法”“监狱法修改”“特赦制度”“监狱工作“五大改造”,等重大课题研究,为相关决策提供了参考;在围绕服务监狱、社区矫正、戒毒实务工作等应用性研究方面,开展罪犯危险评估实用工具、中国罪犯内观方法等关键技术规范的研发,为推进罪犯矫正理论和方法创新,提高罪犯改造科学化水平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围绕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开展了重新犯罪问题调查、戒毒人员实证调查、服刑人员重新融人社会等课题研究,为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政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司法行政刑事执行工作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独特作用,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迫切需要回答,健全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行政刑事执行制度,提高治理效能,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清醒地认识到,刑事执行和预防犯罪理论研究工作还存在选题不够精准,研究系统性、超前性、针对性、时效性不足,有的成果质量不高、转化有限,理论研究对于制度建设和实践发展的先导、促进作用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等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增强做好新时代刑事执行和预防犯罪理论研究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做好理论研究工作,全面提升理论研究能力,推动新时代司法行政刑事执行和预防犯罪制度更加科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加完善。

    推进新时代刑事执行和预防犯罪理论研究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理论研究工作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克服和有效防止西方错误的法治理念和法学观点不良影响和侵蚀,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二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理论研究工作要聚焦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安全、公平、正义等问题,加大对犯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研究力度,提出改革完善相关制度的对策建议,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三是要坚持新发展理念。理论研究工作要秉持科学态度,遵循科研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打造过硬队伍,全面提升能力水平,通过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努力为司法行政刑事执行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高犯罪治理能力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司法行政刑事执行和预防犯罪理论研究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更加坚实的制度保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司法部和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的重要任务,也是刑事执行和预防犯罪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要使命。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紧紧围绕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安全的新需求,紧密结合犯罪类型结构新变化带来的罪犯构成新特点,不断适应犯罪治理机制创新对刑事执行和预防犯罪提出的新要求.超前把握新时代刑事执行与预防犯罪理论的新特点新规律,集中破解新时代刑事执行和与预防犯罪理论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要切实按照提供刑事执行和预防犯罪的决策参考、提供刑事执行和预防犯罪的理论支撑、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良好形象的“两个提供、一个树立”基本定位,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事执行和预防犯罪理论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进一步提升研究成果的系统性、针对性、指导性、前瞻性,努力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和智库支撑。

   着力开展公平正义法治保障的理论研究,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供理论支撑。公平正义是法治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后首次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对政法工作提出了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政法工作指导思想的进一步完善,还是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历史上形成的一些冤假错案的平反昭雪,都贯穿了这一思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生命线,摆在重要位置。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要求。监狱、社区矫正和司法行政戒毒工作与公平正义密切相关。要开展司法行政刑事执行工作应用对策研究。深化“五大改造”研究,努力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加强对社区矫正执法问题研究,为规范执行和保障社区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提供建议;加大对戒毒新技术新方法和教育戒治优势项目的研究与应用.不断提高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加强司法行政刑事执行工作在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中的地位和职能作用的研究,研究监狱、社区矫正和司法行政戒毒公正文明执法的规范与标准,研究促进司法行政刑事执行资源共享、建立衔接配合机制,确保刑事执行工作高效权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着力开展犯罪和重新犯罪问题研究,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犯罪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点和难点。组织开展犯罪和重新犯罪问题调查研究,系统分析犯罪和重新犯罪的趋势、规律和原因。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犯罪能力,可以为增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主动性、精准性提供支撑。当前,由中央政法委统筹、司法部牵头组织开展重新犯罪问题调查,建立重新犯罪监测防控长效机制,是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傅政华部长任组长的重新犯罪问题调查领导小组部署下,组织开展了重新犯罪问题调查,现已完成了重新犯罪大数据监测分析平台(一期)建设,实现了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重新犯罪相关数据的汇聚,获得了现阶段重新犯罪率数据结果,是重新犯罪问题研究的一次新跨越,为正在推进的刑事执行制度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目前正在全国监狱、社区矫正和看守所系统组织开展重新犯罪实证调查。下一步,要扎实做好重新犯罪大数据监测分析平台(二期)建设、研究起草综合性报告等工作,努力建立重新犯罪问题调查、监测与数据发布的长效机制.为制定科学完善的犯罪治理刑事政策和社会政策、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数据支撑。

   着力开展完善司法行政刑事执行和预防犯罪制度研究,为相关改革和立法提供决策参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事执行制度的完善离不开理论研究的支撑。重视制度研究、理论研究,是把握一项事业或一项工作科学规律的必由之路。开展制度和理论研究,看似长线工作,但如果在一些重大改革或重要工作领域中,抓住一些关键性问题,立足中国实际开展深度研究,真正找到问题的要害处,适时提出建设性意见,对实践工作的推动作用是有深度的,而且可能是长运的。从这个惫义上讲,刑事执行制度和预防犯罪制度的研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以《监狱法》修改为契机,系统总结提炼监狱工作中积累的成熟经验,研究《监狱法》与相关法律法规协调性问题,提出既有科学性和理论性、又有操作性和实效性的修法意见。抓住当前社区矫正立法的关键时点,聚焦社区矫正工作性质、平衡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关系、拓展社会力量的参与渠道、社区矫正队伍建设等立法和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深人研究,为社区矫正立法和实施提供有价值的意见。针对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未成年人特别是低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开展深人研究,为正在修订中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提供立法建议。对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监狱工作的意见》中的深层次问题和困难开展研究,为促进监狱事业发展、监狱工作体制机制完善提供理论支撑。继续深化统一刑罚执行体制等课题研究,为推动相关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罚执行制度提供理论参考。

   着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预防犯罪理论体系研究,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良好形象提供支撑。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既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中国犯罪率、重新犯罪率在世界上均位于较低水平,中国的监狱是世界上最安全的监狱。可以说,我们国家在犯罪治理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的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无疑值得总结提炼。要围绕新中国犯罪治理的成功经验,开展整体化、系统性和深层次研究,探索和揭示预防犯罪的规律与特点,努力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预防犯罪理论体系。同时,加强中外预防犯罪比较研究,及时了解全球预防犯罪趋势及对策、理论研究动向等,在比较和交流中形成中国犯罪预防话语体系,彰显中国预防犯罪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树立中国法治的良好形象。这也是制度自信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不断加强断时代司法行政刑事执行和预防犯罪理论研究工作能力建设

    做好新时代司法行政刑事执行和预防犯罪理论研究工作,能力建设是关键。要紧紧围绕能力建设,着力改革完善科研工作体制机制,努力打造一支高质量的理论研究工作者队伍,不断提升理论研究工作水平。

   要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能力。开展刑事执行和预防犯罪理论研究,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向实践学习,向基层学习,挖掘自身潜力与借助“外脑”相结合。要进一步深化与科研基地的合作。犯研所要继续加强科研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基地试验田和提供实务研究资源的作用,促进理论研究工作持续深人开展,科研基地也要在合作中获得自身的发展,真正实现合作共赢。要加强与实践工作部门的交流合作。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特别是要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择一些在刑事执行领域具有关键指导意义、重大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协同攻关,形成理论研究机构与实践工作部门的良好互动,形成合力,推动研究。要加强与国内外学术机构的交流合作。建立与政法机关等有关部门所属科研机构、专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学术交流机制,加强与国际和区域间预防犯罪与刑事司法机构、国外司法机关及其所属研究机构、院校、专业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开拓研究视野,提升研究能力水平。

   要健全完善理论研究工作机制。近年来,为增强科研工作创新活力,国家在科研管理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和政策,支持依法依规行使科研相关自主权,激发研究活力,为我们完善相关工作保障机制提供了依据。要建立科研成果评价机制,把研究成果能否转化为工作决策、能否在实践中产生良好效果作为评价成果质量的根本标准。建立科研工作激励和保障机制,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实行绩效工资,更好地激发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完善科研经费使用机制,把有限的经费集中用在重要的课题上,为集中攻关出精品、出重大成果提供有效的经费保障。

   要加强理论研究工作者队伍建设。开展理论研究工作,人才是第一资源,起关键性作用。要按照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学术功底深、科研能力强的理论研究工作者队伍。要以政法队伍四化建设为方向,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大力提高队伍的业务素质,通过进修、境内外培训、交流、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强调“边干边学”“边学边于”,重视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加强对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的重点扶持,不断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和学术研究能力。大力弘扬优良作风,提倡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的治学态度,扎实做学问,踏实搞研究,自觉抵制学术浮夸、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等不良风气,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真正关L爱护理论研究人员,积极回应他们的关切,切实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能够潜心理论研究,更好地为推进司法行政刑事执行和预防犯罪工作改革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本文摘自赵大程同志2019年11月29日在我所召开新时代司法行政刑事执行研讨扩上的讲话。

摘自《犯罪与改造研究》2020年第1期

 

网站简介 | 免责声明 | 广告与合作 | 苏ICP备14031931号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综合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