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片土地,印度跟中国怼了100年,那么这是怎么一片土地呢?
藏南地区,麦克马洪线以北的中国村落
这就是中国的藏南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包括现在的山南、林芝、错那,隆子、墨脱、察隅四县的大部分及郎县、米林两县少许地区。由于印度洋温暖气流不断涌入,这里雨量极端充沛,风景宜人,物产丰富,就是西藏的“江南鱼米之乡”
1913年,印度还在大英帝国的蹂躏下生活。有一天,英国驴友背包客在喜马拉雅山区徒步时,顺便划了一条线,被一个叫威廉·亨利·麦克马洪( Sir Henry McMahon)的外交官宣布为中印边界线。 这条线把中国藏南领土都划进了印度。
麦克马洪,这厮就是始作俑者
当时的北洋政府袁世凯老板听到后很生气,表示绝不承认希拉姆会议的合法性,后来的国民政府、新中国都没有承认这条线。
试图侵吞藏南地区的西姆拉会议
独立后的印度蠢蠢欲动
1947年,摆脱了干爹英国后,独立的印度开始在麦克马洪线周边搞小动作,今天搞点非法移民,明天种点茶叶,过几年并派几个当兵的去开开BBQ,刷刷存在感。而那时候的中国,并没有时间来管。
1962年,印度领导人尼赫鲁开始在外交上正式宣布对藏南和新疆西部的统治权,整个面积加起来相当于浙江的大小!胃口之大,超出了当时英国殖民者。
黄线区域即为印度主张的领土
中国派部队出兵印度
在边境嚣张了十几年的印度自信满满,不相信中国会动武。
1962年10月20日,喜马拉雅山南坡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
“沉默”的中国出兵印度,目的是给阿三上一堂为期一个月的荒野求生课。这堂课的带班班长是54军军长,叫丁盛,大队辅导员是模范教师,他的名字叫刘伯承。
当然,阿三很认真,派去听课的部队,号称整个印度的王牌第四师,曾经在北非战场上直接面对隆美尔的军队,二战时打遍欧亚大陆未尝败绩。
然饿…….仅仅4天之后,印度王牌中的王牌,第七旅被全歼,剩下了一个臭名昭著的准将旅长达尔维被活捉。
印度6个旅被全歼
一个月内,阿三的6个旅便永远留在了喜马拉雅山南坡丛林,做了肥料。而这时的解放军,利用娴熟的两翼穿插结扎技术,已经打出了藏南山区,直逼印度平原。
当时派驻印度的美国军事专家理查德安德鲁斯准将对外称:这是一场中国形势的'歼灭战的开始'。我们在韩战中多次领教过这种手法。
印度通往前方的军事补给线,完全被中国军队切断。士兵们在缺乏食物的战斗状态下,开始出现大面积涣散。随即,中国军队抓住有力战机,开始发起'中国形式的'歼灭战。短短8个小时。印度号称'东亚1,2旅的'2支主力部队被尽数歼灭。
此时,中国军队继续向前推进。其先遣部队,已接近印度首都新德里外围50公里处。其深入印度作战达212公里。但是,此时中国政府作出了让印度人惊奇的决定,中国军队开始快速回撤。中国在后期正式公布:中印自卫战争结束。而且,中国方面归还了包括印军第7旅旅长达尔维准将在内3968名战俘,以及全部缴获的印度军队的武器装备。
中国军队在整个自卫反击作战中,歼灭印军3个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歼灭印军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击毙印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俘印军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中国边防部队阵亡722人(其中军官82名、士兵640名),负伤1697人(其中军官173名、士兵1524名)。
由于受战区非凡的地理环境限制,这场战争基本上是双方的步兵部队参与,在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双方的步兵装备。
中国军队步兵武器是新换装不久的56式系列班用武器(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冲锋枪、56式班用机枪),而印度士兵手中是二战英国军队制式装备李-恩菲尔德步枪和司登II、III及斯特林L2A3冲锋枪,印军使用的轻机枪是布伦MKII、III轻机枪。其他的不谈,印军武器装备还停留在1947年的水平上,而我军轻武器比印军的要先进2代,比英美援助印军的先进1代。
战场上,中国军队战士对大量缴获的还没开箱的英美自动武器根本就不屑一顾。双方士兵的战斗素质也没有在一个档次上,除了廓尔喀这支雇佣兵部队,印度人从来就不是英勇的战士。
这次战争一举粉碎了印度的'前进政策',维持了中印边境近40年的和平局面,超过当时'1场战争管30年'的估计。最重要的是中国军队击败了来自当时世界上军事两大最强大阵营,北约以及华约联合支持的印度。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即便是在现在的先进条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解放军优待印度俘虏
印度学习班算是彻底懵逼了,印度举国震惊,开始全国动员防止亡国。
全国动员中的印度妇女学打枪
中国主动退回
而就在打的酣畅淋漓之时,11月21日,中国宣布撤回战争开始前的边界…于是,就有了现在的版图:
中印各自控制一部分
图上显示的很清楚,中国控制了新疆西部地区,印度控制了更大更好的西藏南部地区。并且组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山地军团,对抗解放军。
重兵集结的中印边境
战后,全球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中国打印度就像小刀切黄油一样”。
西德《世界报》:“简直像风卷残叶那样击败印军。”
香港《明报》说:“史无前例,潇洒之极,漂亮之极。”
法国报纸说:“中国只是教训它而已,印度军队根本不是中国军队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