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用户登录 | 设为首页
站内搜索:
联系方式:QQ:613116699           邮箱:613116699@qq.com
随感
弈局的味道
发布日期:2016-12-8  发布人:匿名  访问人数:814   收藏(0)

   “来,咱们杀一盘吧!”

  身处异地工作生活,久未归家。回家见到父亲,吃过饭后,这是父亲和我说的第一句话。

  什么叫“杀一盘”呢?或许有的人看到这句话不甚理解。但是对于一个象棋爱好者来说,这无疑是最为直接通俗的“宣战”的“号角”。

  父亲是一个象棋迷。作为儿子,我从小便接触了象棋,学习了象棋。父亲是我象棋的开蒙者,而我,是父亲迄今最久的对局人。这尺寸方盘里的无穷世界,是我童年初识思维乐趣的地方,象棋也成为我孩童时难以割舍的玩具。

  象棋,或者严格说,中国象棋(文中统称象棋),是中华文明先人智慧在文娱领域的重要结晶。关于象棋滥觞于何时,至今仍无定论,不过早在战国时期,已有“象棋”的称谓。《楚辞·招魂》中记载,“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此时的象棋是博戏的一种,各方六子,双方以逼迫进攻之势对垒,虽形制与现代象棋迥异,但亦是萌芽的初始。南北朝《象经》出现,标明“象戏”得到了新的传播发展,及至唐代,从牛僧孺《玄怪录》中“岑顺梦棋”的故事可知,“象戏”已出现“马”“车”“将”等棋子,与现代象棋很接近。宋明时期,象棋的棋子数量增多,游戏规则日趋完善,《梦入神机》《橘中秘》等关于象棋的著作也日益丰富,象棋在民间的传播和参与度明显增加。而清代王再越所著的《梅花谱》无疑是象棋博弈技艺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尤其是对“屏风马”的实战展示和推动,对象棋战法的丰富和布局的拓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象棋是军事活动的衍生品,是战争艺术的娱乐演变。与围棋纯粹的黑白子、纹枰格不同,象棋的棋子都是行伍里官衔与战具的名称,有着鲜明的军事色彩,尤其是“炮”的出现,伴随的便是宋代火器在战场的应用。而棋盘中的楚河、汉界,更是将棋盘的对弈置于宏阔的“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两军对峙,剑拔弩张,未行一子便已是“杀气腾腾”了。

  象棋与围棋是中国棋类的双子明珠,然而这两种棋却有着不同的气质与味道。谈起围棋,总会自然浮起青烟袅袅、白衣羽扇、庐中对坐、气定手谈的画面,“烂柯”“坐隐”等风雅脱俗的别称也为这门棋类平添了不少超凡气韵。而象棋则更有无拘无碍的包容性和生活感,对弈的环境可以在街边路摊,凉亭石板,也可以在林间荫下,高阁楼台。它可以在清雅安静中实现“你来我往”,也可以在市井邻里的喧哗热闹中普罗开展。它有着更多的烟火气,更多的乡土味,也更容易融进人们的茶余饭后,琐碎的平凡。仲夏宁夜,在路边桥下看两位老伯设局对弈,与围观者窃议谋划,观赏棋局,自是一种闲适的消遣,也在这观棋、弈棋的乐趣中消散了一天的燠热与疲惫。

网站简介 | 免责声明 | 广告与合作 | 苏ICP备14031931号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综合统计